翻转式学习:一场学习与教育的革命
今天带给大家的读书笔记是《翻转式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习与教育的话题始终备受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翻转式学习》这本书,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
翻转式学习,简而言之,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掌握学习的能力,教师则转变为辅助者的角色。这一理念由两位杰出的教育学家拉塞尔·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提出。阿克夫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荣誉教授,同时还是伯明翰大学、里斯本大学等多个大学的客座教授,在教育咨询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而格林伯格则在教育学领域拥有极高的地位,他自1968年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办了瑟谷学校,实践翻转式学习的教育理念。如今,采用这种新模式的学校已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翻转式学习的教育理念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翻转传统课堂模式的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对传统学习和教育进行反思。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有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这套教育体系看似完善,但实际上它的历史并不长,仅有大约150年左右。这套体系最初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的需要而诞生的。在工业革命之前,东西方的教育方式与现在大相径庭。教育一词在英文中源于拉丁文,意为“领出来、带出来或唤起”,这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方式相差甚远。工业革命中,机器效率惊人,但操作仍需人类完成。因此,教育体系将学生培养成标准化的产品,以适应工厂流水线的需求。读、写、算这三项基本技能成为培养的重点。然而,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教育体系的弊端逐渐显现。自动化逐渐取代机械化,简单的工作被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所替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力成为最需要的素质,而这恰恰是传统教育体系所忽视的。
接下来,我们思考教和学谁更重要的问题。传统教育认为教比学更重要,因为工业化教育体系中的教更像是一个传递过程。老师努力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这种观念导致我们过分依赖名师和名校,认为“名师出高徒”。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离开校园后并未得到真正应用。作者在一次讲座后提到,他教别人的内容几乎都是自学而来的。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谁在课堂上受益最多?其实是负责教的老师。因为教别人不仅需要自己真正搞明白要解释的内容,还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如何才容易接受。所以,学比教更重要。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学会如何学习,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
再来看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本书将学习内容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数据、信息、知识、理解和智慧。以从费城去纽约为例,门牌号是数据,纽约在费城以北92英里处是信息,开车走新泽西快速干道可以从费城去纽约是知识,而理解则是能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智慧则是最高层次,它关乎如何做正确的事。传统教育体系主要关注数据、信息、知识和理解这四个层次,而对智慧则无暇顾及。智慧不是一门可以教的课程,它需要每个人自己做出价值判断,搞清楚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会有什么后果。
激发内在学习动力是另一个重要话题。无论老师教得多出色,无论学习机会多难得,一个人没有学习动力就学不到任何东西。美国一个贫民区的官员发现,这里的少数族裔儿童虽然上完了小学,但实际上是半文盲。一位研究过这个贫民区其他问题的教授通过放映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渴望。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提供环境是激发内在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印度物理学家的实验,他在贫民区的墙上开一个洞,里面放一台电脑。这些不识字的孩子几乎瞬间掌握了各种基本电脑操作技能。这个例子启发的教育方法被称为“最少式扩散型教育”,它的核心是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如何把2和2加在一起。教育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和使用的便利性。
考试无法衡量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标准化考试只能衡量具体技能,而无法衡量工作能力。我们可以测试一个人打字有多快,但无法测试他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作家。一个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但无法保证他能成为手工艺人。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很少用考试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因为考试这种模式和现实中做事完全不同。依靠别人的帮助在考试中是作弊,但在真正的工作生活中却是我们尽快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资源的必要手段。
此外,学科划分也值得我们深思。学校强调学科导致大部分成年人根据问题出现的地方来对问题进行分类然后从这个学科里找办法解决问题。然而把人类经验划分成学科的做法已经过时了。教育应当鼓励探索各种体验之间的广泛联系让学生欣然接受学到的内容之间会有新联系。孩子们每天遇到的体验都是出乎意料且无法理解的,不具备适应能力就不会有孩子存活下来。大自然给予孩子的神奇工具就是玩耍,所有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知道怎样玩耍。玩耍不需要任何已知出发点或目标可以是踢足球也可以是写十四行诗。孩子们无所畏惧地探索未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自信应对。成年人如果希望自己能像孩子那样自如地应对未知的将来需要理解玩耍的意义在于自由探索。教育机构存在的理由应当是提供环境而老师的职责则应该是支持和鼓励。
在反思了以上教育理念之后,《翻转式学习》还给出了一个人从学龄前到退休后的终身学习规划。学龄前儿童会进行一生中最集中、最全面的学习,这种巨大的学习能力在今后的岁月里都不会被超越。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应对他们接触到的人和物。幼儿园到中学毕业阶段则应该让学生被看作是能为自己负责的独立个体,会主动去学习并且乐于努力学习。这些学习不存在科目等级之分,所有领域都被看作是同等有用的。大学阶段应该继续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并且把学习的内在动力一直保持下去。大学应该提供一种理想的氛围让年轻人完成自己长大成熟的过程。退休以后也不能停止学习。工业化对儿童和老年群体造成了隔离,但在后工业化时代对老年人的限制则会越来越少,老年人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读书心得:翻转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通过实践,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教育应顺应时代变革,创新模式以促成长。